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自创建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基地以来,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强化学习教育,完善基础设施,挖掘红色资源,创新宣教形式,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梦凝聚起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强化政治引领,打牢思想基础。驰而不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强化组织领导和干部职工学习教育,营造浓厚创建氛围,使全馆同志充分认识到创建示范教育基地就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我馆时殷切嘱托的实际行动。
提升设施水平,创造优良环境。先后投资8700万元,新建了纪念碑,第一、第二陈展室,编制《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2020—2024年发展规划》,计划总投资1.69亿元,实施陈展室提升改造工程等7个项目,争取到大炮12门、坦克3辆、飞机3架,持续创造优良环境。
丰富宣教内涵,奠定坚实基础。以开展课题研究、走访西路军后代等形式,挖掘收集红西路军历史资料,出版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人物名录》《人物志》等系列丛书,编排了音乐情景剧《红色足迹》。同时,全面系统深入开展学术研究,挖掘了红西路军及营救红西路军战士的民族宗教人士及统一战线中的经典实例,以此推进创建工作。
发挥资源优势,搭建教育平台。以命名为“张掖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党性教育基地”为契机,坚持以点带面,将高金城、石窝会议、临泽战役纪念馆及相关临遗址贯通起来,打造西路军魂传承地教育品牌。组织了《英雄的红西路军·永恒的红西路军》等多个精品课程研究、走访西路军后代等形式,挖掘收集红西路军历史资料,出版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人物名录》《人物志》等系列丛书,编排了音乐情景剧《红色足迹》。同时,全面系统深入开展学术研究,挖掘了红西路军及营救红,到机关、部队、学校、社区、乡村进行宣讲,持续放大基地教育效应。将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纪念馆时的情形最大限度地充实到讲解词中,以临时展览为依托,举办各类革命英烈、民族团结典型人物的展览,到高校、部队、周边镇村及少数民族地区宣讲西路军精神和民族团结典型事例,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促进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