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红色文化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发展调查——西路军精神的时代价值与传承路径探析

来源: 作者:蒋兴国 发布时间:2021-06-24 11∶51


张掖市红色文化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发展调查

                                   ——西路军精神的时代价值与传承路径探析

 

要:西路军血战河西,虽然过去了八十多年,但西路军精神与红色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西路军精神与红色文化启示我们必须坚定革命理想,坚守精神高地;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坚守为民情怀。聚焦“三个维度”,深层次挖掘西路军精神与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涵,坚持“三个集中”,常态化开展西路军精神学习教育,构建“三大支点”,高起点建设西路军精神传承基地,突出“三

个一批”,多形式放大西路军精神与红色文化的综合效应。

关键词:西路军精神;红色文化;时代价值;传承路径

一、时代价值:精神“富矿”、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一)西路军精神启示我们必须坚定革命理想,坚守精神高地

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支撑,西路军将士就不可能面对和战胜数倍于己的顽敌和严酷恶劣的环境。回眸历史车轮碾留下的道道辙印,追忆西路军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品读英烈们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我们最强烈的感觉就是一句话———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为了北上抗日”“为了苏维埃新中国”“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正是这些革命理想和信念,激励西路军指战员面对险恶无所畏惧,攻关破敌奋勇当先,他们坚信,只要跟着党,革命就一定能够胜利,就一定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西路军指战员在没有后援、没有粮食、没有衣物、没有药品的恶劣条件下孤军深入,与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靠的是发自内心地对党的事业坚定不移的信仰。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精髓要义理解不深刻、认识不全面、把握不准确,影响了工作的顺利推进,说到底是对思想旗帜的信仰淡化和弱化。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西路军精神,就是要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信念上的坚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信仰信念,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二)西路军精神启示我们必须对党忠诚,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西路军精神之所以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西路军指战员能将党的意志和战略意图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一切行动都坚决执行中央命令。在西征中,尽管西路军时而西进、时而东返,时而停止不前,都是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服从大局,勇于牺牲奉献,配合支持大局。西路军最为可贵的品质就是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不论是西进还是东返,不论是被俘入狱还是流落民间,他们都一心向党、忠诚于党,坚决执行党中央指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西路军指战员将自身命运与民族大义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所以必须顾全大局、紧密团结。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西路军精神,就是要牢固树立核心意识,更加坚定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西路军精神启示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张掖市红色文化与品课程,以鲜活的方式讲理论,用动人的故事述初心,力促红色教育入脑入心、基因传承走深走实。西路军在极端艰苦、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与凶残的马家军殊死搏斗、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奋斗之歌。西路军指战员在历次战斗中奋勇杀敌的英雄姿态,是前面的同志倒下去后面的同志补上来的魄力,是宁愿被敌人割下头颅高悬城楼也不投敌叛变的革命意志。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西路军精神,就是要勇于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把心思和精力用在狠抓工作的落实上;就是要始终发扬大无畏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就是应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狠抓落实,以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坚定无比的革命情怀、协作一致的团队精神,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一流工作业绩。

(四)西路军精神启示我们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西路军奋死抗争、血战到底,突出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英勇顽强、敢于斗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西路军指战员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发扬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西路军精神,就是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扬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敢于斗争的精神,敢于战胜一切困难,善于探索新路子,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就是要坚持底线思维,抓住历史发展机遇,沉着应对困难挑战,以坚定斗争意志和本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克服和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五)西路军精神启示我们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坚守为民情怀

坚守初心使命,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终生必修课题。西路军指战员在明知西进有可能遭受失败、牺牲的情况下,仍然坚决服从中央命令,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残酷战斗中,始终初心不悔,用实际行动诠释铮铮誓言。为了让穷苦大众过上好日子,在西路军失败后,面对大批陷入绝境的西路军指战员,党中央积极通过上层关系、统战关系等渠道进行营救,各族各界人士,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目睹了流散红军的悲惨遭遇及马匪的暴戾行径后,从内心激起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憎恶和对红军蒙难将士的同情,他们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冒着生命危险,纷纷向身处绝地的红军伸出援助之手。他们或暗中为红军送食物,包扎擦洗伤口,使其尽快恢复健康,回归部队;或将红军战士收留隐藏于夹壁、洞穴、山林中,送水、送药、送衣食;或为红军资助路费,甚至亲自护送脱离险境。在党中央的营救和河西各阶层的救助下,两年间,共有4700余名红军将士重返陕甘根据地,成为抗日队伍中的骨干;有4000余人以各种方式滞留甘、青两省或回到鄂豫皖和四川老家,在险恶环境下谋求生存。在这场大营救中,陇原儿女用他们的无疆大爱和善行义举,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生动故事,在陇原大地上演了一场不分民族、不分地域、不分阶级,超越信仰、超越血缘亲情的大营救历史画面。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利己主义思想严重,漠视、损害群众利益,热衷于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一些党员干部忘记了“我是谁,为了谁”的党性底线,存在理想信念丧失、腐化堕落、同党中央离心离德、同人民群众渐行渐远等现象,这些行为严重地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和执政根基。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西路军精神,就是要以西路军精神为对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感情上与群众拉近,作风上与群众靠近,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多办民生实事,多解民生之忧,以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传承路径:讲好西路军故事,把红色基因

传承好西路军精神是在血与火的斗争实践中淬炼形成的,是浸染着革命先烈鲜血和生命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以建党100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把西路军精神学习好、传承好、弘扬好,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聚焦“三个维度”,深层次挖掘西路军精神科学内涵

新时代条件赋予革命精神新的内涵,传承和弘扬西路军精神,迫切需要我们持续挖掘其科学内涵,使西路军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一是从一脉相承的维度挖掘。坚持把西路军精神与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时代精神一体学习、一体推进、一体传承,深入挖掘党的精神谱系一脉相承的内在理论渊源和历史逻辑关系,共同丰富壮大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科学内涵、实践属性和时代价值。二是从铸魂补钙的维度挖掘。筛选确定专题,组织党校教师、专家学者和西路军后代认真研究,开发打造一批政治上有高度、思想上有深度、感情上有温度的高质量红色教育精品课程,以鲜活的方式讲理论,用动人的故事述初心,力促红色教育入脑入心、基因传承走深走实。三是从观照现实的维度挖掘。在西路军精神原生形态的深耕细作、基本内涵的深度解读、当代价值的凝练总结等方面拓宽研究视野,深度挖掘西路军精神在改革创新、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凸显的时代价值及重要作用,进一步彰显西路军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褪色的旺盛生命力。

(二)坚持“三个集中”,常态化开展西路军精神学习教育

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讲,传承和弘扬西路军精神,必须抓在日常、融入经常,真正使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渗入骨髓。一是坚持新发展党员集中入党宣誓。采取单独或联合的方式,组织新发展党员到西路军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集中举行入党宣誓仪式,通过追忆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聆听革命英烈的光辉事迹,在情景交融中激发新发展党员对成为一名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上好党性淬炼“第一课”。二是坚持主体班次学员集中现场教学。在市、县区委党校主体培训班次中,全面推行开展以聆听一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高台重要讲话、参观一次革命遗址、体验一次革命生活、重走一段西征道路、学唱一首红色歌谣、讲授一堂红色党课“六个一”特色实践教学活动,深化党员干部对红色精神的真实体验和切身感受。 三是坚持党员干部集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把开展红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作为党支部“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在清明、“七一”、国家公祭日等重大节点,集中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沉浸式、体验式、访谈式党性教育活动。

(三)构建“三大支点”,高起点建设西路军精神传承基地

张掖是西路军血战时间最长、牺牲人数最多、战史最为悲壮的主战场,必须发挥龙头作用,打造西路军精神的核心传承地。一是高站位建设高台干部学院。立足用好用活全市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坚持“弘扬西路军精神的主阵地、锤炼坚强党性的大熔炉、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集训地、提升干部能力的加油站、展示金张掖形象的新窗口”的功能定位,完善功能布局,加快建设进度,努力将高台干部学院建设成为立足河西、服务甘肃、面向全国的一流党性教育和干部培训基地。二是高标准打造党性教育基地。坚持以革命遗址为“点”、以历史进程为“线”,围绕西路军“一综十二专”纪念场馆建设,统筹利用古浪战役纪念馆、会宁会师纪念馆等周边市州党性教育基地,不断扩大基地范围,增强教育培训功能。三是高质量开发网络教育阵地。聚焦时代性、实效性和社会性。精选一批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西路军纪念场馆开发建设党性教育网上展馆,运用新媒体等技术创新红色文化表达方式,将党性教育基地搬到网络阵地,增强党性教育的时代气息。依托微信、网站、甘肃党建平台等载体,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弘扬西路军精神,实现党性教育智能化、信息化和线上线下全覆盖。

(四)突出“三个一批”,多形式放大西路军精神综合效应

一是打造一批组织振兴红色示范村。按照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统一部署,精心建设红色驿站、红色长廊、党建文化广场、红色一条街等主题阵地,着力打造一批集革命传统体验、西路军精神传承、绿色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样板村,示范提升全市乡村振兴整体水平。二是打造一批红色文艺精品。用好独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大红色文化产品供给,集中推出纪录片《永远的丰碑》、电影《血战高台》、电视连续剧《董振堂将军》、歌舞剧《祁连壮歌》等一批反映西路军历史和精神的文艺作品,通过讲述董振堂、杨克明、王泉媛等西路军将士的故事,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三是打造一批红色旅游融合业态。开发红色旅游+生态观光、红色旅游+户外运动、红色旅游+研学实践、红色旅游+康体养生等高品位项目,延伸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叫响做大“西路军魂传承地”等红色品牌。

三、结语

我们要积极推进西路军精神研究、宣传和普及,要立足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建好用好革命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项目,抢抓国家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资金向西部倾斜的机遇,建设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

张掖市红色文化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发展调查

——西路军精神的时代价值与传承路径探析

作者:蒋兴国

单位:中共张掖市委党校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年02期


版权所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2023-2028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1280*768及以上分辨率以达到最佳显示效果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备案:陇ICP备2023001983号-1 公安备案号:甘公网安备62072402000187号联系电话:0936-6621048 0936-662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