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活”起来! 高台县“流动红课堂”让文明实践遍地开花

来源: 作者:石琳 发布时间:2025-08-07 15∶49

在河西走廊的红色热土上,一堂特殊的“移动党课”正持续升温。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创新打造的“流动红课堂”文明实践项目,让革命文物走出展柜、历史故事穿越时空,以“特色课堂+流动课堂+云端课堂”三维融合模式,将西路军精神转化为基层党员群众触手可及的生动实践。

项目自启动以来,已构建起全域覆盖的红色教育网络。宣讲团精心打造“我们的节日·清明”“开学第一课”等特色品牌,结合传统节日与重大纪念日,通过红歌快闪、情景诵读、互动问答等形式,使450余场“七进”活动惠及机关、军营、校园等25,000余人。在社区文化礼堂里,志愿者用乡音讲述《四次化名》的家国情怀;在乡村小学操场,孩子们通过VR眼镜“走进”血战高台的烽火岁月;在北京大学线上课堂,师生们跟随云直播重温董振堂军长“誓与高台共存亡”的铁血誓言——这正是全省首家“红色文化网络直播室”突破地域限制的生动写照。

更令人振奋的是志愿服务带来的双向赋能。项目创新构建“红色宣讲+志愿培育”体系,培养逾百名专业宣讲员的同时,每年寒暑假面向青少年招募“小小讲解员”。经过系统培训的孩子们穿上志愿马甲,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传递革命火种。“以前在课本里读历史,现在我是历史的讲述者。”一名中学生讲解员在服务日记中写道。这种从受教育者到传播者的转变,让红色基因在实践浸润中代代相传。

如今,这颗红色火种仍在持续燎原。纪念馆计划深化馆校合作,扩大“小小讲解员”实践平台规模;加速拓展云端矩阵,运用AI数字人、元宇宙展馆等新技术打造沉浸式课堂,让西路军革命精神融入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的脉络。正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馆长张龙所说:“我们要让红色文物‘开口说话’,让英烈故事‘随屏移动’,最终让信仰的力量在每个人心中落地生根。”


版权所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2023-2028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1280*768及以上分辨率以达到最佳显示效果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备案:陇ICP备2023001983号-1 公安备案号:甘公网安备62072402000187号联系电话:0936-6621048 0936-6622136